土壤是作物生長,提供水分、養分的母體,也是作物所直接接觸的環境,絕大部分病蟲害的發生與土壤密不可分,所以土壤的健康狀況對我們廣大農民朋友種植作物的收成息息相關,那么土壤究竟是怎樣的的呢,土壤健康要如何維持呢? 土壤健康可以從土壤肥性,土壤鹽度,土壤酸堿性,以及土壤微生物環境來評測檢控,那么接下來我將從以上幾個方面簡要講解 土壤肥性,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,礦物質成分,比如我們熟知的氮、磷、鉀等植物所必須的營養元素,那么是不是土壤中養分含量約多,效果越好呢? 當然不是,土壤中大部分養分都是以植物無法吸收的狀態存在,舉個例子,我們想喝糖水,然后倒了一大包糖在一杯水里,可以發現糖很多都沒溶,我們喝到的只是溶掉的一小部分糖,與之同理農作物能吸收的,也只是土壤養分中一小部分處于可吸收利用的養分,這部分被稱之為速效性養分,所以評測土壤肥力不是看養分總量,而是看能利用量,那么如何提高土壤可利用的速效性養分的含量呢,受什么因素影響呢?那么就是有關土壤酸堿性和鹽度的相關內容了。 正常土壤大多呈中性,土壤過酸過堿都會影響農作物養分吸收,土壤過堿的話土壤中的養分會形成難溶的物質,溶解的少了,植物能吸收的量就更少了;土壤過酸的話,影響的是農作物本身,農作物在酸性條件下根部吸收部位會受到抑制,養分進不去了,所以即便有養分也是無法利用的,同時土壤過酸還會加劇病菌對作物的影響。 土壤鹽度,農作物其實和人一樣,對土壤“咸不咸”感覺十分敏感的,菜咸了人吃不下,地咸了作物不吸收,農作物在土壤過咸的情況下,會大量脫水,變的病懨懨的,作物這時為了保護自己,往往會采取凋零的方式,減少養分的利用來抵抗惡劣環境,就像動物不吃不喝冬眠來越冬一樣。我們現在所施用的肥料大部分都是無機鹽類型,肥施多了“燒苗”就是過于改變土壤鹽度的結果。 土壤微生物環境,土壤不是死的,它里面有各種各樣活著的小動物、微生物等, 這些小東西會將土壤里大的東西比如落葉,各種動植物殘骸先吃一遍,消化拉出來植物可以利用的小物質的養分,所以土壤微生物環境對促進農作物生長,其次土壤中的有益菌會和土壤中病菌進行生存競爭,微生物環境豐富的土壤上作物病害發生也會減少和減輕。 那么我們如何維持土壤健康呢? 土壤健康的維持是一個長時期的工作,我們可以通過調整耕作習性,來維持土壤健康,保證穩產增產。具體為1.減少復合肥的使用,復合肥是各種養分無機鹽復合體,不同作物對不同養分需求是不同的,復合肥中作物未吸收的養分會以鹽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,長久之后就會導致土地鹽堿化,產生肥害。 2.根據作物的需求施用有機肥,特肥,有機物與植物成分相近,容易被作物同化吸收同時有機物不會影響土壤性質。3及時對不健康的土壤,產生病害的土壤進行處理,清、調、養相結合。清是指清場消毒,消除土壤中堆積的病菌,調是指清場后的調整恢復,此時土壤是一片空白,這時正是構建新的有益微生物環境的時候不能再讓病菌再占上風,養是指補充土壤養分,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,為土壤處理后恢復生產做準備。 在這里我推薦潤德利土壤根系恢復與調理新產品,是潤德利總農藝師依據清調養原則,精心設計用藥搭配,能為廣大農民朋友提供強大助力。